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正文

西坡:拍黄瓜

来源:新民晚报    时间:2023-07-28 16:12:16

X 关闭

“拍黄瓜”竟然取“腌黄瓜”而代之,成为绝大多数餐馆和家庭的主流。

宋人陆游写过两首有关黄瓜的诗,一是:“白苣黄瓜上市稀,盘中顿觉有光辉。时清闾里俱安业,殊胜周人咏采薇。”(《种菜》)另一首是:“黄瓜翠苣最相宜,上市登盘四月时。莫拟将军春荠句,两京名价有谁知?”(《新蔬》)给我的印象是:吃根黄瓜觉得挺有面儿,可见其贵,还是贵。

黄瓜是“丝绸之路”的产物,从张骞生活的汉朝到陆游生活的宋朝,少说也得1300年。那么长时间,黄瓜价格如此坚挺,只能说明它没有很好地被培植,产量极低,于是物以稀为贵了。


(资料图)

这种如今普通老百姓餐桌上的寻常蔬菜,在古代究竟昂贵到什么程度?

明朝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》里说:“京师极重非时之物,如严冬之白扁豆、生黄瓜,一蒂至数环,皆戚里及中贵为之,仿禁中法膳用者。”哦,非权贵不可享呢。

那么,黄瓜具体的价格是多少?
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十一章里有个情节,一个宫女拿着一碗嫩黄瓜汤让宫女“班头”吴婉容品尝,并告诉她:“听说尚膳监管采买的公公昨天在棋盘街见有人从丰台来,拿了三根嫩黄瓜,要十两银子一根。采买公公刚刚说了一句价钱太贵了,那人就自己吃了一根,说:‘我不卖啦,留下自己吃!’采买公公看这人也是个无赖,怕他会真的把三根都吃掉,只好花二十两银子将两根买回,为的是今日孝敬娘娘吃碗鲜汤,心中高兴。外加别的佐料,所以这一碗汤就花去了二十多两。”

小说难免虚构,不过,武侠小说家金庸的老祖宗、清人查慎行《人海记·都下早蔬》一文证实:“尝闻除夕市中有卖王瓜二枚者,内官过问其价,索百金,许以五十金。市者大笑,故啖其一,内官亟止之。所余一枚,竟售五十金而去。”

这里的“金”,我们姑且低估些,认作“银子”吧。这段文字大意是:皇帝身边的臣僚去菜场买两根黄瓜。菜贩说:“给一百两银子吧。”臣僚只肯出五十两。菜贩大笑着说:“你这不是开玩笑嘛,不卖!”然后就把其中的一根顺口吃掉了。臣僚急煞,连忙跟菜贩说:“那剩下一根就别吃了,我买我买,五十两一根,行不?”五十两银子,大概至少相当于现在一万元或以上,居然只能买一根黄瓜,真是天价!

黄瓜价格高得离谱,并非孤证。清人谈迁《北游录》有记:“以先朝内监,不惜厚值,以供内庖。三月末,以王瓜不二寸辄千钱。四月初,茄弹丸或三千钱。”买一根不足两寸的黄瓜,居然要花至少相当于人民币200元或以上!你说,跟谁说理去?

看到这几段“怪事”,我慌忙放下书本,赶到超市,花了十几元买了4根黄瓜,以为如此操作,大抵可以对冲股市中的损失了。

那么,买回的黄瓜,怎么料理才算比较明智,那就得看个人偏好了。

李渔《闲情偶记·饮馔部·蔬食第一》里提到:“煮冬瓜、丝瓜忌太生;煮王瓜、甜瓜忌太熟;煮茄、瓠利用姜醋,而不宜于盐……”我虽然不认为水煮黄瓜是种高明的做法,却无法肯定别人是误操作。无论黄瓜炒鸡蛋还是葱油黄瓜,甚至拿根生黄瓜直接蘸着酱吃,在我看来,都不及“拍黄瓜”爽口,嘎嘣脆。

我记得小时候左邻右舍口里从来没有“拍黄瓜”的说法,他们只说“腌黄瓜”。腌的过程十分简单:黄瓜对剖(皮刨不刨随意),去籽,切成细片(考验刀功),撒盐,腌若干时间,控干,放糖醋等作料,即成。

南宋《吴氏中馈录》上录有“蒜瓜”一法:“秋间小黄瓜一斤,石灰、白矾汤焯过,控干,盐半两腌一宿。又盐半两,剥大蒜瓣三两,捣为泥,与瓜拌匀,倾入腌下水中,熬好酒、醋浸着,凉处顿放。”可见“腌黄瓜”俨然渊源所自,但是太复杂化了。会好吃吗?

“拍黄瓜”竟然取“腌黄瓜”而代之,成为绝大多数餐馆和家庭的主流,乃是晚近几十年的事。其迭代之快,出乎我的意料。

“拍黄瓜”之看点就在“拍”——用菜刀刀片用力拍打黄瓜,使开裂,然后顺着缝隙切斩,形成比较阔大的块状,再加颗粒较粗的大蒜丁、辣椒丁及各色厚味作料……

毫无悬念的是, “腌黄瓜”的“细腻”和“拍黄瓜”的“豪放”、 “腌黄瓜”的“细针密缕”和“拍黄瓜”的“粗头乱服”,形成了鲜明反差,好比看过陈巨来,再看齐白石,又好比看过吴湖帆,再看黄宾虹。众口难调,孰优孰劣,叫扁难吹。但大势所趋,“拍黄瓜”是独领风骚的。

我一亲戚嫁给洋人马丁。原先她像个职业家庭主妇般精心打理一汤四菜,毫不马虎。后来因工作实在太忙太累,她便偷懒了,一道“拍黄瓜”成为常馔。想不到马丁对此情有独钟,而且每到要做这道菜时,他总是自告奋勇地“我来我来”。亲戚顺水推舟,自然笑煞。

最后要说说读者最关心的一点:明明黄瓜是绿色的,为什么大伙儿都叫它“黄瓜”?其他种种不靠谱的解释不提也罢,唯有一条是可信的——黄瓜老到无法食用的时候,它是黄色的。

谁会卖一看就无法食用的黄瓜?难怪我从来没有买过、吃过黄色的黄瓜。

(西坡)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时代珠宝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  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