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 关闭
导读
受政府企业家主义、个体企业家精神、平台经济发展等影响,“创业回流”正在推动中部县域城镇化进程。
(相关资料图)
本文字数:2780字
阅读时间:9分钟
01
研究背景
近年来,县域城镇化问题备受关注。2022年5月,中办、国办联合印发《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》,强调要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,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,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。随着全球格局发生新的变化,我国的产业和人口格局也已进入新的重构阶段,农民工回流成为“新常态”。县城与乡镇是农民工回流的主要目的地,存在“创业回流”“购房回流”等多种回流类型。在此背景下,中西部地区如湖北等地如何立足自身优势,因地制宜地探索县域城镇化模式,成为亟待回答的问题。
为此,笔者团队于2016至2021年间对湖北省汉川、仙桃、天门等三个县级市开展多轮调研,调研对象为从事服装产业的典型创业回流群体。基于实地调研发现,具体案例地聚焦四个地区:地处县城的汉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天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,地处乡镇的仙桃市毛嘴镇、天门市岳口镇(图1)。
▲ 图1 | 研究区域
02
“创业回流”进程
案例地的创业回流群体主要包括服装企业家与家庭作坊主。与企业家不同,作坊主是指在回流前缺乏创业经历,回流后开展小规模、小成本创业活动的群体。两类群体在回流时序、资金规模、劳动力资源等方面有显著差异(图2)。
▲ 图2 | “三段式”创业回流
第一阶段:企业家回流与集聚。自2005年以来,在武汉市经济转型升级与城市更新背景下,地处武汉汉正街市场一带的服装企业逐步外迁。据统计,2007年汉正街有300余名服装企业家回流汉川。随后几年,超3000家服装企业、8万多务工人员集聚汉川。
第二阶段:企业家“再迁移”。经过近5年的发展,汉川市内园区已趋于饱和,汉正街服装企业加速向武汉都市圈内更远地区转移。以仙桃毛嘴镇为代表的地方政府紧抓机遇、接力汉川。自2010年起,共有240余家“毛嘴籍”企业回流毛嘴。
第三阶段:家庭作坊主回流。自2016年起,基于产业升级、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等多方面需要,广州开展了大规模查封城中村服装加工厂的行动,大批“天门籍”服装从业者被迫从海珠区康乐村等地回流。自新冠疫情以来,近500家服装作坊回流天门。
03
“创业回流”助推县域城镇化
(1)“政府企业家主义”驱动县域空间重构。一方面,武汉、广州等地政府主导的大城市产业、功能双升级是推力;另一方面,县域地方政府大力兴建高速公路、铁路、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,相继出台各类贷款贴息、税收优惠、招工帮助等政策,构成创业回流的重要拉力(图3)。
▲ 图3 | 外迁地与回流地政府的地方发展政策
注:根据武汉、广州、汉川、仙桃、天门等的政府官网信息绘制。
(2)“企业家精神”助力县域经济增长。回流前,创业主体敏锐捕捉中部地区市场机遇,果断做出回流选择;回流后,企业家积极通过其社会关系网络,向外传播回流地创业就业信息,进一步激发在外资本与劳动力回流。此外,家庭作坊主选择回流至城郊农村地区,就近使用城镇水、电、气、物流等基础设施,依托农村自建房等非正规产业空间降低生产成本。
(3)“平台经济”激发县域发展动能。在淘宝、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作用下,服装网络档口、家庭制衣作坊在回流地盛行。网络档口通过“发起订单-发配布料-作坊制衣-档口运输”的模式,灵活组织回流地生产要素。依托电商,集制衣、仓库、客服、物流于一体的“电商作坊一条街”开始出现(图4)。
▲ 图4 | 湖北天门的电商一条街
注:a 天门市岳口镇服装电商产业街, b 小型服装厂制衣区, c 天门长湾村服装作坊一条街, d 家庭作坊。
04
县域城镇化效应与影响
4.1 正面效应及影响
(1)产业集群化,打造经济增长极。为持续发挥集聚优势,汉川的回流企业家相继打造了浙商科技园、裕华工业园、华中皮草城等核心产业园区项目(表1)。历经10年发展,汉川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从2010年的105.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13.0亿元,占全市各类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45.2%,成为汉川发展势头强劲的支柱产业之一。
▲ 表1 | 汉川经济开发区纺织服装产业重点项目投资开发情况
资料来源:根据《湖北汉川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(2016—2020)》整理。
(2)生产柔性化,降低就业门槛。因规模较小、订单多样、管理粗放,家庭作坊具备柔性生产特征,能够灵活配置人员分工,为农村老年劳动力、低技能劳动力提供分装、打包等技术要求低的岗位。由此,以乡缘关系为纽带的作坊生产与人口非农化进程紧密结合。
(3)城乡融合化,带动县城消费。在县城户籍制度全面放开的背景下,县城内的优质教育资源极大影响了乡镇回流人口的购房决策。据调查,多数毛嘴镇的回流人口在仙桃市购置房产,将家中老人、孩子安顿在县城。家庭代际分工下的“消费进城”成为县域城镇化的特征之一。
4.2 负面效应及影响
(1)回流企业联系弱,制约产业转型升级。调研发现,仙桃等地产业园区的回流企业存在生产性、社会性联系较弱的问题,“单打独斗”现象明显。由于回流地专业市场配套落后,回流企业高度依赖武汉、广州的成熟市场,尚未与地方企业建立联系,区域产业转型的困难较大。
(2)土地存在违规与粗放利用问题,资源环境效益偏低。由于地方政府对回流规模与趋势把握不够,加之难以适时调控土地供应量,镇域存在部分用地不合规等问题。此外,镇域园区内单个企业占地面积也远超汉正街与广州制衣村内集生产、生活、仓库为一体的服装作坊(图5)。
▲ 图5 | 毛嘴镇回流企业
05
结论与建议
受政府企业家主义、个体企业家精神、平台经济发展等影响,“创业回流”正在推动中部县域城镇化进程。就正面效应而言,“创业回流”促进县城园区、乡镇工业与家庭作坊的蓬勃发展,对县域经济发展、人口市民化进程等起到正向促进作用。然而,由于地方政府对“创业回流”的空间实践特征与未来发展潜力把握不够,回流企业转型升级难、乡镇土地违规与粗放利用等负面效应凸显。基于以上研究发现,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及对策,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:
(1)结合加快构建“新发展格局”的战略需要,高度重视中西部县域发展潜力,强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在县域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支撑作用;以县域空间规划为龙头,引领产业、土地、服务等要素与人口回流趋势相匹配。
(2)加大产业空间规划力度,分阶段、差别化、因地制宜地供给土地资源;推广多层厂房、集中布局等措施,建立定期腾退机制,对高耗低效企业开展腾退工作,提升区域空间利用效能。
(3)依托县域产业园区空间,规划建设专业市场打通展销渠道,积极引进龙头企业、电商人才等,带动回流企业提档升级;鼓励市场主体盘活存量空间,加大道路、物流、燃气、消防等设施保障力度,推动产业正规化、集群化、高质量转型。
(4)结合“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”等治理创新,地方政府与企业家、回流群体等共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,吸纳创业回流主体参与地方空间规划、建设、运营全过程,提高归属感、认同感和满意度,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。
本文撰稿:喻乐 李志刚 刘达
作者介绍
喻 乐,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,博士研究生
李志刚,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,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,本文通信作者
刘 达,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,博士研究生
本文来源:城市规划,原文刊载于《城市规划》2023年第6期,第43页-50页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。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。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天下事 | 公安部:全面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,完善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
点击图片阅读全文
专家视点 | 城中村改造是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
点击图片阅读全文
专家视点 | 尹稚:城中村改造政策落地,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
点击图片阅读全文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时代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